临时记录

我曾爱过的所有遗迹,是蓝天和一些苍白的星星。

生命不止,摇滚不死(摇滚学校repo-201.4.20广州巡演午场)

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band!


《摇滚学校》的剧本并没有太多的新意,过度理想化喜剧,整体看下来没有特别出乎意料的情节,如果单聊剧本,《摇滚学校》顶多是部勉强达到了及格线的作品。但是,因为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这部六十分剧作百分之一百的灵魂,甚至在老套的情节里能引人数度落泪,我想大部分观众,都在小演员演绎的角色上看到了属于自己幼时的影子,不被父母所聆听的心声,与新班级无法相处的手足无措,背负了沉重的并不属于自己的理想……在小朋友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看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种共性,所以能够引起在场的极大共情。这部剧的观演感受,现场氛围以及音乐对于观众情绪的带动作用是大于整体剧情,对于剧情我没有什么感慨,反而是会突然有那么几句歌词非常非常戳中我的泪点,特别是在后半场,孩子们完全解放天性,摆脱掉大人们给他们预设好的印象之时,坐在场下的我既羡慕而又感动,因为我们按部就班的生活里,从来没有一个杜威带我们举旗“造反”,教我们学会反抗,学会打破一切规则与“你应该……”


关于音乐剧,照旧先聊聊舞美灯光。《摇滚学校》的场景切换极其流畅,因为整体都在随着演员的移动变化而变化,我觉得我自己目前看过的,为数不多在场景变化这一块做得深得我心的,一个是《玛蒂尔达》,一个是《摇滚学校》。我非常喜欢的是孩子们和杜威背着校长溜出学校,以及在上台前的舞台前后切换处理。我头一次见到这种在舞台上做不同视角切换手法的变化,感觉十分有趣,对于情节的表达也更突显立体感。其次是在孩子们最后演出时,那一段扫射下来观众席的灯光,现场感觉特别惊艳,甚至在观众席中引起不小的惊呼声。整体来说,《摇滚学校》的表现的场景不多:学校、奈德家、酒吧、几个小朋友的家庭、表演的现场……但这几个场景的镜头切换流走,基本上没有说卡顿或者让人觉得切换冲突的地方,灯光效果和干冰的运用十分到位,整体来说,舞美我可以打八十分。


歌曲部分,基本旋律都很上脑,爵爷的编曲制作还是不得不服的,针对孩子心声部分的歌词写得尤其好。这里着重表扬一下特别是孩子们最后演出那段,全场几乎就是玩嗨的状态。本次get的经典歌曲梗、明星梗以及乐队梗也挺多的,女校长唱了《魔笛》中夜后的唱段,塔米卡的《Amazing Grace》,还有杜威多次cue到的各支摇滚乐队,各种音乐元素与摇滚学校的主题糅杂得特别好。有时候突然在演出里get到自己懂的梗还蛮有意思的。


我那看的这场上杜威的演员是Ellis,他超棒,又鬼马又可爱,跟小朋友互动的表情超级多,在sd的时候和粉丝合照人也超级好,会摆各种可爱的小表情跟你合影。然后其次不得不提的小演员是Zane和Stephanie!演Zack和Summer的小姑娘,一群小朋友里我最喜欢这两个,Sumeer的人小鬼大设定一点也不讨人厌,尤其是在说主流媒体对于女性歧视那句话简直想为她拍手叫好。Zack的小演员,一背上吉他简直完全换了一个人,气场直开两米八,最后跪地滑行那里现场不知道疯了多少姐姐阿姨,全都在鼓掌尖叫。其他的小朋友个个也很棒,喜欢他们每一个人,每个小朋友不仅乐器玩得溜,演得也是超级棒,非常非常生动自然,而且在台上一点也不拘束,超级放得开。我看的那一场,小朋友的状态比很多成年演员还好,是完全享受舞台式的演出。


《摇滚学校》之所以在中国能引起这么大反响,很大原因是故事剧情中,针对成年人是否要磨平自己棱角去适应社会以求生存的焦虑,以及亲子相处过程中孩子与家长价值观与期望的偏差,沟通交流不畅,都是我们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所要面对无可避免的问题。在这样一部从头到尾洋溢着理想色彩的音乐剧里,欢笑的外壳里包裹着对血淋淋现实的反思,我们的生活不是演出,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能遇到一个“杜威”引领我们走出这种困境,因而我们需要《摇滚学校》,我们的遗憾在这个充满理想情怀的剧本里得以解脱。《If Only You Would Listen》和《Where Did the Rock Go?》是对于这两个问题最深的辩思,在这两首歌里,我们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看到了长大后的自己,对于自己内心的诘问。《If Only You Would Listen》中国式的亲子关系里,很多处于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关系,很多家庭在孩子成长之后依然无法摆脱这种被父母绑架的困境。“不管你到多少岁,你在我眼里都是一个孩子。”这句话是很多家长经常对自己孩子说的,在他们眼中,不管你到多少岁,你一直无法被等同于一个与他们一样思维能力齐全的成年人,父母的眼中孩子一直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角色。很多时候父母将孩子作为了自己一个附属品,在很多父母眼中从未询问过孩子想要什么,而是一味强加给孩子“我认为你需要什么”,很多父母在这种强加给孩子的理想与价值观里自我陶醉,为做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而沾沾自喜,剧中的父母皆是这样,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上哈佛牛津这种名校,他们为孩子铺平了一切道路,学习最得体的礼仪,上最好的学校,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倾听过孩子的心声,这一切是不是孩子想要的。《Where Did the Rock Go?》中女校长一改前面成熟冷静谨慎的形象,在酒后大吐自己曾经对于摇滚的热爱。人是社群动物,因此在踏入社会之后我们最害怕的一个词是“与众不同”,为了成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我们尝试迎合大众的审美与价值观,对自己身上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加以改造,磨灭自我,去追求所谓的集体。我们深谙靠自己的力量去撼动社会太难,所以我们只能从自己着手改变。我们对于自我一直在做减法,然而日渐圆滑之后最终我们得到了什么?一个谨小慎微的自己,活得卑微的大众,成为了一个一文不值的背景板而毫无亮点。在剧情的最后,女校长打破了对于自己的苛求,她帮助孩子们去参加演出,应付家长,她终于踏出了校长这一身份对她的桎梏,做出了自己最想要的选择。


在整场演出里面,我们或多或少都在代入自己曾经的生活,因而《摇滚学校》的成功是基于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缩影,在孩子们带来的蓬勃的活力与对生活满怀憧憬,我们轻而易举从这种摇滚精神里去获得活得更好的力量。我庆幸我没有错过这样一场演出,我希望还没走进剧场看过的观众们,也不要错过这样充满希望,带你打破教条,冲出生活重围的《摇滚学校》。

评论
热度(2)
©临时记录 | Powered by LOFTER